日前,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京召開。大會表彰了200名“全國自強模范”、200個“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”和60名“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”。
其中,吉林省5人入選全國自強模范,6個集體入選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,1人入選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。
這些名字與集體,是吉林大地上最堅韌的種子,在命運裂縫中頑強生長,以不凡意志與大愛擔當,在吉林大地筑起一座座精神豐碑。
長春市朝陽區殘疾人聯合會:
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
五年來,長春市朝陽區殘疾人聯合會,康復服務精準直達,實現“人人享有康復服務”目標。創新研發“長朝輔具”小程序,實現注冊、審批、預約評估、適配上門等服務流程線上化,惠及903人次;建立康復輔具和文化體育活動中心,近萬名殘疾人受益。
就業保障堅實有力。打造全區殘疾人網絡孵化基地,培育帶貨新力量,免費培訓近千人,助力600余人就業;累計發放各類補貼超千萬元;培育體育健兒30余名,在省運會攬19金8銀5銅,全國冰壺邀請賽勇奪團體亞軍;免費辦理殘疾人證2000余件,開展上門入戶評殘300余件。智慧賦能推動“跨省通辦”,暢通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朝陽區殘聯以實干擔當,為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的朝陽力量,托舉起殘疾人更有尊嚴、更富希望的明天!
通化市心語殘疾人庇護中心:
為生命點亮希望之光
自2006年成立以來,通化市心語殘疾人庇護中心如一座溫暖燈塔,為500多名孤獨癥、智力障礙、腦癱患兒及成年殘疾人照亮前路,年均開展扶殘助殘活動50余次,用愛重塑生命尊嚴。
2020年成立心語志愿服務隊,累計開展助殘志愿服務200余次,更走進社區、組織帶動殘疾人走進愛心企業,開展餐飲培訓、酒店賓館服務培訓、社會實踐康復培訓,幫助殘疾人掌握新技能,實現輔助性就業;創立“心語小蝸牛”公益直播間,百余場直播熱銷殘疾人手工藝品,一位孤獨癥青年制作的手工飾品更在數分鐘內售罄,自信之光在屏幕內外閃耀;成立孤獨癥家長資源中心,通過折紙學堂、心理輔導等200余場活動,搭建“自助互助、資源共享”平臺,讓家庭成為康復的堅強后盾。
心語中心以專業與摯愛,撐起一片自立自強的天空,讓希望在人世間蓬勃生長。
東豐縣殘疾人聯合會:
“鹿鄉家園”鋪就幸福路
東豐縣殘疾人聯合會,以創新之犁深耕鹿鄉沃土,為殘疾人托起“精神家園”與“生活家園”的雙重夢想。創新“醫養康”結合模式,基層殘疾人之家覆蓋率超75%;專聘270名村社殘疾人委員,打通服務殘疾人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發放各類補貼超300萬元,無障礙改造663戶家庭,適配輔具近8000件。打造省級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“鹿鄉蟬聯·吉興圣巢”,構筑八大功能服務區,吸引15家企業入駐。非遺農民畫項目閃耀省級創業賽場,組建殘疾人藝術團開展演出30余場,讓才華綻放光芒。構建三級就業網絡,設立法援站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,建立縣鄉兩級康復體系保障持證殘疾人免費康復,破解辦證難題,完成遼源首例線上“一件事”辦理。
東豐縣殘聯以改革破題、以實干作答,讓溫暖陽光照亮每個特殊人生的征途。
來源: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 樸松蓮
編輯:劉彥冰